米非波設的小說 (虛構故事)
米非波設的小說 (虛構故事)
在聖經宏偉的歷史書卷中,有些名字如雷貫耳,有些身影卻沉默如謎。米非波設,便是這樣一個活在字裡行間的、被動的靈魂。
我們知道他的血脈——他是以色列首位君王掃羅的孫子,是英雄王子約拿單的兒子。我們知道他的不幸—他五歲時在家國崩潰的逃亡中摔斷了雙腿,終身殘疾。我們知道他的命運—他從被世界遺忘的角落「羅底巴」,被帶到他父親的摯友、卻也是他家族的敵人—大衛王的筵席上,經歷了恩典、背叛與最終的釋然。
聖經為我們勾勒了他的人生軌跡,卻對他的內心世界,著墨甚少。
當王的使者出現在他藏匿的家門口時,他心中翻騰的是怎樣的恐懼?當他以殘破之軀,匍匐在王的腳前,他說出那句「我算什麼,不過像一條死狗」時,是源於何等的羞恥與絕望?那份從天而降、無法理解的恩典,對他而言,是救贖,還是一份更沉重的負擔?
這段獨白,便是一次嘗試、潛入他內心世界的嘗試。
藉由文學的想像,基於《撒母耳記下》的記載作為骨幹,賦予這位聖經中的「配角」第一人稱「我」的視角,去感受他從恐懼到平安的心跳。它並非要改寫歷史,而是要揣摩歷史的留白之處:一個破碎的靈魂,在面對無法理解的恩典時,心中會經歷怎樣的風暴與浪濤?
謹以此文,邀請您暫時放下旁觀者的身份,成為米非波設,走一趟他那段從塵土到王席,從殘缺到完整的生命旅程。或許,在他那遙遠而卑微的故事裡,我們也能窺見自己內心深處,對恩典最真實的渴望與迴響。